媒体视角

Medium Reports

《湖南教育》|对话 | 陈登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技术大学

发布时间:2022-12-10 09:20

新时代,一系列教育新法新政相继出台,民办教育由此进入转型调整发展关键期。如何推动民办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民办教育举办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湖南信息学院建校25年来,始终坚持规范办学,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实现了学校办学层次的三次飞跃,开启了向“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大学”迈进的新篇章。近期,记者走进湖南信息学院,与该校董事长陈登斌面对面,就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历程、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进行深入访谈。作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他还畅谈了民办学校在转型发展期大步走向未来的实施路径,或为广大民办教育举办者提供些许启发。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自建校以来,湖南信息学院的总体情况,以及这25年来学校的发展遇到了哪些难题与困境。

陈登斌:1997年12月10日,经当时的湖南省教育委员会(现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前身湖南信息专修学院在长沙市张公岭正式设立,起初主要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合作举办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并独立实施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1998年9月,校址迁至长沙市马坡岭,其后学校迁至现址——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毛塘工业园,开始自建校区。2004年5月21日,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在湖南信息专修学院基础上筹建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2005年3月3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学校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5月16日、6月14日,学校先后经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湖南信息学院。2021年,学校经湖南省教育厅、发改委等部门批准,成为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单位。

可以说,25年的办学实践,每一步都极其艰辛,每一次发展都极为不易。要说面临的挑战,真的有很多,尤其是在办学之初,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生源少。办学伊始,仅有52名学生,这是最大的挑战。为此,我校开源节流,从节省“每一个铜板”开始,全面压缩管理成本、耗材成本,就是买一个扫把都必须审核签字,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教学上,用在人才培养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着眼未来办教育,严纪律、强管理、抓质量,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战略,开启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改革。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在1998年全省年终评估中,被评为省属一类学院,并批准为学历文凭试点院校。此后,学校迅速赢得社会认可,办学规模开始不断扩大,2004年搬迁至现址时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人。

二是硬件差。在张公岭和马坡岭时期,办学条件相当有限,房子是租赁的,还很小,特别是张公岭,只有10亩左右的院子。马坡岭面积虽然大一些,但房子很破,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用泥巴砖砌起来的,下雨天漏水,基本上属于开荒状态,当时投入了1000多万元进行全面改造。2003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马路要从租赁的校区穿过,学校不得已再次搬迁。2004年,学校自筹资金4000多万元,并向252人借债7260多万元,一次性投资1个多亿,高速度、高标准建好了新校区。25年来,我校经过5次扩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影响不断增强。当前,校园面积1000多亩,师生员工2万多人,校内有五湖、五园、五桥、五广场,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达到中国高校先进水平,被誉为“中国高校最美校园之一”。我深切地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记者:我们了解到,湖南信息学院在2014年升格本科之初就提出办应用型高水平技术大学,成为当时全国第一批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本科高校。确立这一办学定位,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大胆的举动,当时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陈登斌:在1997年办学校之前,我开办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信息产业公司。这在当时是前沿领域,使我练就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准确预测市场未来方向。我在办学过程中,也常用这种前瞻性思维思考学校的发展。

2014年,教育部明确,将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作为刚升格的本科院校,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走一条大家都没走过的路。教育部释放的这一信号,正好给我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当即决定,就走应用技术型发展路线。

当然,这一决定并非是我拍脑袋做出来的,当时也是经过学校充分调研论证、慎重考量的。什么叫应用技术型大学?我的理解是,能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完全独立胜任行(企)业工作岗位的高等院校。这与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不谋而合。大学,要以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为使命,并以此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历史与实践证明,我校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定位是正确的。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席卷而来,意味着需要一大批信息技术、数字化人才。这对我校而言,又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沿着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未来的思维、未来的技术、未来的视野来培养今天的人才。

记者:湖南信息学院是中南地区第一所以“信息”命名的本科院校,被誉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上是如何凸显“信息”这一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陈登斌:我校不仅是中南地区,也是全国第一所以“信息”命名的高校。建校25年来,学校无论是在校名上,还是在自身建设上,抑或是在学科布局上都从来没有丢掉“信息”二字。自身建设上,我们建有多屏互动教室和有线无线全覆盖的“顶级信息高速公路”、“1+3+N”智慧校园,获得了湖南省首批5G校园建设高校、湖南省教育厅信息化试点培育高校、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等一系列荣誉。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更是充分依托信息化特色与优势,注重学生信息思维、信息知识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强化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已构建了“专业+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设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一系列相关院(系),特别是聚力打造了“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开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工程等专业,大力建设应用型特色专业群。其中,软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

总而言之,我校将紧紧抓住以区块链、人工智能、5G技术等为标志的新时代发展机遇,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全面构建“专业+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增强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记者:对很多高校来说,课堂教学内容滞后于职业岗位需求,学生学了用不上、用不好现象较为突出。对此,湖南信息学院是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之与社会需求高度匹配的?

陈登斌: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很多时候确实出现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招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这主要还是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等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紧密对接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产业需求,着力构建“价值引领、知行合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设置与教学上,建立“三对接”机制,学科对接行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现从高校供给到社会需求对接“前移一公里”。如:制订并实施“软件卓越人才班”培养计划,导师均来自企业技术专家,教材根据行业、产业、岗位标准编制,实训实验教学完全模拟企业真实场景项目,全面提高学生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校企协同育人上,学校建有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47间专业实验室,同时打造了以与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共建的北斗卫星开放实验室为引领,以1000多家校企合作企业为支撑,以中央、省、市支持建设的200多个实验(训)室(中心)和基地为依托的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推动校校、校企、校政、校地合作共赢。

记者:相较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省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向民办高校委派党委书记。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协调好董事会和党委会工作?

陈登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大特征就是构建现代高校治理体系,实现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关键就是要强化依法办学、依规办事、依章运行。我校根据新法新规,修订了学校章程和各类制度,实行“党的领导、董事会决策、校长负责”的领导体制,全面落实董事会、党委会、校务会“三会”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做到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现已形成“师生广泛参与、董事会高效决策、党委保障监督”的良好局面。在此,我想说,学校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其本质都是党办,其宗旨都是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民办学校要牢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具体工作中,我校党委把握办学方向,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董事会认真履行最高决策职能,负责决定校长任免、办学投入、内部机构设置、财务预决策、发展规划制订等重要事项;校务会负责执行董事会决定、党委会决议,依法依规履行教学、行政、科研、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职责。“三套马车”形成了合力,只有一个目标:把学校办好。

记者:您不仅是湖南信息学院的董事长,还是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记得您曾在《湖南教育》的《卷首语》栏目发表文章《分类管理昭示民办教育发展迎来新机遇》,可以再具体谈谈您的认识与理解吗?

陈登斌:很多事物是在发展中找到新坐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探索与实践中,当前已经找到新的坐标和定位——分类管理。所谓分类管理,通俗来讲,就是民办学校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办学。这意味着,民办教育必须回归其本质属性,坚持公益性原则,教书育人。

对于选择非营利性办学的民办学校来说,随着扶持体系和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将因此得到改善,发展的前景空间将因此得以拓展,特别是在公共财政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望获得更多帮扶。当然,对于选择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来说,必须强化行业自律,有效促进其规范发展,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办学规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办学切实聚焦到高质量发展上来。

需要注意的是,分类管理需要保护举办者的积极性。不管选择“营”还是“非”,他们都是在从事公益性事业,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分担了政府财政投入教育的压力,都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教育需求作出了贡献,应该给予同等对待与尊重。此外,政府部门在推动分类管理改革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先试点、后展开,先局部、后整体,先近期、后远期,设计更多包容性政策,给予民办学校更多选择路径,确保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建立中国特色民办教育体系积累经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您刚刚说到,民办学校不管是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其关键词就是规范,这也是民办学校生存的第一法则。您觉得应该如何推动民办学校规范管理?

陈登斌:依法依规办学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石,民办学校要坚定不移地守住这个底线。首先,要守住政治安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公益性办学,彰显服务社会责任担当。其次,要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法律意识,防范财务风险,同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钱用到学校发展当中去,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最后,要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与教育规律同变同新,与政策要求同向同行,坚决不搞大规模、大跃进、大扩张,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作为董事长,湖南信息学院是您一手创建的,您也一路见证了它的成长与发展。办学初期,您的教育梦想是什么?现在是否正朝着您的梦想稳步推进?在此过程中,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陈登斌:我自小就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很崇高、很神圣。进入学生时代,我发现老师确实很善良、很伟大。自此,我就梦想着工作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毕业后没想到却从了政、从了商,但心中的教育梦想一直都在。1997年10月,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这瞬间点燃了我的办学激情,当年12月我便毫不犹豫地创办了学校,并萌生了朴素的教育梦想——把学校办成万人大学,真正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好大学。

这一梦想,一直支撑并鼓励着我不遗余力地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全力奋斗了25年,我将这一生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最爱的教育事业。为了促进学校发展壮大,我还转卖了当时颇为赚钱的公司股份,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此后便一门心思扎进办学兴校、教育管理中。在党的正确领导、政府的大力支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当前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综合办学实力持续增强,奏响了新时期现代化大学建设的激情乐章,开启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大学的新篇章。

25年办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是一种责任,必须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教育是一种使命,必须时刻牢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铿锵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是一种良心,必须时刻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此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选择了教育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便是我此生教育报国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