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News & Events

喜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为湖南省高水平特色马院建设单位!

发布时间:2025-09-02 21:22


118061

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的通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为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继2024年获“全国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后,再获殊荣!

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18年独立建院以来,短短七年时间,为何能入选全省高水平特色马院建设单位,成为全国先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是如何破除思政教育的痛点和难点?我们一起深度探访下。


形式:将枯燥理论打造成校园实景

118062

在踏入马克思主义学院之前,最吸引眼球的是围绕马院而建的红廊、红亭等红色实景。在湘信院校园内,类似的实景教学点,共有10处。

“这是学校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打造的‘柏莲号’‘千帆号’两艘移动党史教育船,希望通过实景,能带学生身临其境地对‘红船精神’有更具象化的体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洪波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本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我们试图引导学生们走出课堂,在实地真正体验,让学生们有真感受,把知识内化于心。”刘洪波介绍,灌输式授课、理论说教等已经难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育方法上的革新、场地的更新、形式的创新是其教研团队一直探索的方向。

“湖南十步一芳草,教学还可以走出校园。例如讲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我们可以前往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了解他在瑞金‘炸掉三穴石’的故事;讲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难探索,我们可以前往彭德怀同志故居,那里是埋藏彭总1962年给党中央‘八万言书’手稿的地方。”刘洪波谈到,除了校内设置了教学点,学校还与20家校外实践基地合作,邀请纪念馆讲解员走进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18063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理论+实践、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必选+任选、集中+分散”模式,学生已连续6年进入湖南省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竞赛决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中获本科组一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正是通过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类型教育阵地和各方面教学资源,将鲜活的案例、详实的数据、生动的实践引入课堂,激发青年学生的奋斗精神,引导他们勇担时代重任。


教学:转变教师理念与教学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要更新现有师资队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话语体系对等的问题,老师们只有善于构建‘圈内人’式的话语身份,善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善选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话语题材,才能打造出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罗斯静谈到,学生在学习基础、社会认知、思维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老师不能“满堂灌”“一刀切”“齐步走”,要俯下身子去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走进学生。


118064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思想上的堵点、困惑点、焦虑点以及疑难点,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面对面’对话,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罗斯静说,自己是一名80后教师,为了让00后学生能爱上思政课,她常常走出课堂,细心挖掘学校、学生身边的故事,将抽象的理论与身边的实例相结合,让课堂更“接地气”,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受思政课的理论魅力。

118065

学校为了从整体建强师资,严格按照要求配备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实施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聘请党政领导、先进模范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同时,建设“大思政课”专题研究工作室,“传帮带”“一对一”加强对青年思政教师的辅导,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118066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已2次获全国首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竞赛一等奖、1次获全国第二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竞赛一等奖、1次指导学生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竞赛一等奖,10次获湖南省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竞赛一等奖。


机制:将思政教学融入学生生活点滴

118067

思政课不仅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重要渠道。

“要上好思政课,不仅在于教学形式的创新,师资的培养,还需学校顶层设计出一套完备的体系。”学校党委书记喻玲娜表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我校尽可能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通过汇聚更加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资源,形成全域融通的“大思政课”合力、构建协同一体的“大思政课”机制。


118068

一直以来,学校坚决落实马院“第一学院”和思政课堂“第一课堂”地位,努力拓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施“五育并举”上同向同行,形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育人格局。构建了“红色领动、资源助动、课程协动、项目促动、评价推动、内外联动”的“六轮驱动”,以“沉浸式文化氛围、互融式资源拓展、菜单式课程供给、进阶式实践活动、复合式实效评价、矩阵式育人队伍”的“六式聚力”,实现“学生情感链提质、学生兴趣链提质、学生知识链提质、学生活动链提质、学生成果链提质、学生成长链提质”的“六链提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体系,以情促趣、以趣促知、以知促行、以行促信、以信促德、以德促智,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118069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政治建院、教学立院、人才强院、文化荣院”,倾情打造有吸引力、感染力、战斗力的思政课,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永远铭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书写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文/钟赟 图/颜福维 一审/汪少龙 二审/杨浩 三审/瞿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