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6 11:44 浏览量:
5月13日下午16点30分,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设计类专业写生作品展“寻迹三域”开幕式在媒体艺术中心大厅举行。校长助理、教务处长刘汨凡,学生工作部部长、校团委书记黎善江,艺术学院院长周增辉、党总支书记黄晴、副院长刘勇奇、谭红星、党总支副书记陈凯、院长助理吴阳,以及部分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开幕式由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谭红星主持。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了2024级设计类专业学生部分优秀作品,共计450幅,经过专业评审团的严格评选,最终评选出评选出一等奖11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3项。这些获奖作品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油画、国画、水彩、素描、速写各显风采,这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一次实践,更是一次艺术与自然的对话。获奖作品均取材于婺源的梯田、古村落,西递的徽派建筑、古朴街巷与贵州古镇的少数民族风情,不仅展现了古村落的历史韵味和时光流转的魅力,也体现了学生们在写生实践中的成长与进步。
开幕式上,学生代表张萌钰深情地分享了她在贵州旧州古镇写生的经历与感受。本寨村的石砌建筑群令人震撼,六百年的风雨未能磨灭匠人的智慧,街巷蜿蜒如迷宫,石墙上的每一块凹凸都刻满岁月的痕迹。随着画笔游走,她逐渐明白:这些石头不仅是冰冷的建材,更是世代匠人对家园的深情守护。她说:“在古镇的巷口,一位老人看着我们的画板感慨:这些老房子,终于有人愿意仔细看看它们了。简单的话语,却让我们心头一颤——原来艺术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她表示,这段旅程不仅让同学们在专业上收获成长,更让大家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师代表梁静琳发表了发表了真挚动人的致辞。她指出,通过这次跨越三地的写生实践,同学们不仅要用眼睛观察美,更要用心感受美、用笔记录美、用创意诠释美。这一创作过程既是对专业技能的锤炼,更是对艺术感知力和人文情怀的深度培养。梁静琳老师强调,设计艺术教育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边界,在探索中经历困惑与突破,在实践中实现自我表达与创新。她期待同学们能将写生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转化为持续创作的内生动力,让艺术真正成为表达思想情感的独特语言。
校长助理、教务处长刘汨凡指出艺术学院要深入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路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她表示,此次“寻迹三域”写生作品展不仅是学生专业技能的一次集中呈现,更是学院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展示。她勉励同学们要始终保持对艺术的热情与探索精神,在写生实践中深入生活、观察社会、回归本真,通过不断的艺术积累和实践锻炼,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最后,校长助理、教务处长刘汨凡宣布“寻迹三域——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设计类专业写生作品展”正式开幕!
此次写生作品展不仅为设计类专业学子搭建了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更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展览将持续至5月下旬,期间将吸引更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摩交流。我们坚信,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更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写生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艺术人才而不懈奋斗。让我们共同期待艺术学院在未来的艺术教育道路上再创佳绩!
一审丨程春芳
二审丨陈 凯
三审丨黄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