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0 10:27 浏览量:
为深化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025年3月8日至9日,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李甜樱子、王菁、戴月、黄鹏四位教师带领2023级全体学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设计调研与实践”课程实地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围绕文化展示空间设计、室内家居空间及景观设计主题展开,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拓宽设计视野,夯实专业基础。
3月8日上午,师生团队首站抵达李自健美术馆,重点调研文化展示空间的设计逻辑与艺术表达。在美术馆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从空间布局、展陈设计、灯光运用及观展动线等角度展开学习,深入剖析美术馆如何通过建筑语言传递艺术理念。李甜樱子老师结合美术馆的弧形展厅设计,现场讲解“空间叙事性”在文化场馆中的应用,并组织学生分组绘制速写草图,记录设计亮点。 下午转战长沙宜家家居,聚焦室内家居空间的实用性与美学平衡。王菁、戴月老师带领学生系统观察样板间的功能分区、收纳设计及软装搭配,分析北欧极简风格与本土化需求的融合策略。黄鹏老师则通过宜家的商业空间规划案例,阐释“人流动线优化”与“用户体验提升”的设计要点。学生们结合课程任务,对家居展区进行测量与拍照记录,为后续方案设计积累素材。
3月9日上午,师生前往湖南省美术馆,重点研究公共文化场馆的在地性表达。通过对比李自健美术馆的私密艺术氛围与省美术馆的公共开放性,学生们在戴月老师的指导下,探讨了地域文化符号在空间设计中的转化手法。黄鹏老师结合美术馆的阶梯式庭院设计,延伸讲解建筑与自然景观的互动关系。下午的调研地是后湖国际艺术园,主要则聚焦景观设计与艺术社区的共生模式。李甜樱子、王菁老师带领学生沿湖考察,分析园区内工作室、公共雕塑、滨水步道及生态绿化的协同设计,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记录,学生们结合案例,就“旧城改造中的文化留存”与“艺术赋能社区”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调研通过“理论讲授+实地观察+实践记录”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跳出课堂局限,直观感受设计逻辑的落地过程。学生纷纷表示,两天的实地学习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案例,更启发了对人文关怀、可持续设计等深层议题的思考。后续课程中,学生将围绕调研内容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环境设计专业始终秉持“以实践促创新”的教学理念,此次调研活动是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学生设计思维的重要举措。未来,本专业将继续推进校企合作与实地教学,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