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潮流,聚焦于“信息+通识”课程建设,力求打造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铺就多元发展之路。4月22日,通识教育学院在励智楼134教师活动中心组织召开了“信息+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学校校长张福利、学院常务副院长艾艳红及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课程建设新路径,为学校人才培养赋能添彩。
会上,艾院长首先对张福利校长亲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这充分彰显了学校对“信息+通识”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回顾过去一年半间,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在该领域深耕细作的历程,面对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诸多挑战,团队成员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砥砺奋进,用智慧与汗水在课程建设的征程中披荆斩棘,不仅攻克了一系列难题,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课程模块和教学案例,为学校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也为学校教育改革树立了新的标杆,有力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
王艳辉主任从教研室基本情况、课程设置现状、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设想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汇报,全面展现了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上的思考与实践,为后续研讨铺垫了坚实基础。
在自由讨论环节,教研室老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贡献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与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精准锚定课程发展方向,同时通过项目化教学成果展示,以实践案例诠释教学创新,为课程建设注入新活力。针对文科专业学生,强调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助力课程优化升级;面对艺术生特点,点明夯实基础的关键作用;大胆设想将课程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为学生专业赋能;着重强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地位,为课程目标指明方向,充分展现出老师们对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的深刻思考与不懈追求。
张福利校长为“信息+通识”课程建设指明方向。他指出,课程建设要紧密结合学校总体人才培养计划,全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通识课程。同时,要着力解决知识探索、能力提升、人格塑造三大核心问题,并推行“1+X+N”模式,即“1”打造学校品牌“信息+通识”课程,“X”根据学生层次差异设定课程方向,“N”建立丰富多样的案例库,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课程建设迈向新高度。
会议最后,艾院长对张福利校长的精准指导再次表示感谢,通识教育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深度融入学校发展战略,迅速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固化课程建设方案,明确发展方向,全力推动“信息+通识”课程建设迈向新台阶。
“信息+通识”课程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它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湖南信息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信息+通识”课程改革,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学校向着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文/李纪锋 图/邓宗林 一审/王艳辉 二审/邓宗林 三审/周曼曼)
原文链接1:https://hsjy.voc.com.cn/mobile/news/202504/28923527.html
原文链接2:https://moment.rednet.cn/nograb/646948/60/1490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