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为扎实提升教学质量,有序推进本学期各项教学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励智楼135组织召开集体备课会。备课会围绕教学常规管理与质量提升两大核心,对近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部署。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姚慧主持,教研室成员全体参会。
一是强化教学运行规范,夯实日常管理基础。会议要求全体授课教师务必仔细核对课表,明确上课周次与具体时间,确保教学秩序零失误。同时,对本学期课后辅导答疑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需将答疑过程中梳理出的共性及典型问题清单及时上传至教学系统,以便精准把握学情,提升辅导实效。
二是严格教学资料归档,把好质量检验关口。教研室部署开展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与实践课教学材料的自查工作,旨在通过自查自检,进一步规范教学文档管理,回溯反思教学环节,为持续改进考核评价方式提供依据。
三是聚焦课程内涵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会议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线上题库建设作出了详细规划,明确以课程专题为单位进行构建,题库需全面涵盖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五种基本题型,旨在为学生提供体系化的自主学习资源,也为过程性考核提供支撑。此外,会议启动了2025-2026学年思政课教学提升行动的相关准备工作,要求全体教师提前着手,系统梳理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形成问题清单,为后续的教学改革与资源整合奠定基础。
四是统筹专项工作安排,促进教研协同发展。针对2022级学生的重修清考,会议明确了出卷工作的要求与时限。在实践教学环节,会议要求进一步规范“纲要”课思政实践教学,需向学生明确讲解实践作业的规范与要求,设定具有一定范围的选题内容,并积极探索采用校园内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丰富实践体验。会议还鼓励教研室教师积极申报各类教研、科研课题项目,并安排部署了教学优秀案例的撰写与优化工作,以期凝聚智慧,推广先进教学经验。
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安排紧凑,为新学期教研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全体教师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共同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与思政课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图/文 史惠欣 一审/夏天鹰 二审/沈琪美 三审/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