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
Intelligent perception and computing,IPAC
1. 实验室概况
2020年3月,湖南信息学院成立了校级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2023年7月,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计算立项。现有研究方向三个:智能信息处理方向、智慧物联技术方向、多模态融合计算方向。目前拥有智能感知、智能传感与物联网定位、计算机视觉与智能语音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等15个实验分室,总面积达1486平方米。实验室主要大型仪器有物联网创新试验平台、传感器系统实验装置、Android手机开发平台、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平台、智能传感与传感器应用开发平台等设备,共计464台件,总价值923万元,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 实验室依托
本实验室主要依托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硕士建设点。
3. 领军人物和团队介绍
现有研发人员32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14人,博士20人。有12人来自国防科大等985高校、中科院计算所;有4名高级工程师来自华为、微软研究院、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聘请了中南大学邹北骥教授和奎晓燕教授、湖南大学李仁发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张锦教授为实验室特聘专家;有主持参与国自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省重点研发等高水平研究项目经历。
4. 近5年的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以及社会服务简况
近3年,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380余万元;一批与智能感知与计算相关的研究成果已被推广使用并逐步工程化、产业化。
5. 实验室地址: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毛塘工业园湖南信息学院知行楼406 邮编:410151
6. 联系电话:18075156427 传真:073184098777
7. 联系人:龚芝
二、导航安全智能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on Navigation Safety
1. 实验室概况
“导航安全智能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湖南信息学院发起筹建,2023年7月由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实验室总占地670平米,各种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单件5万元以上)总值达到了596.66万元、均与导航应用技术密切相关。目前,这些大型设备运转良好,已被应用于各种科研项目、学科竞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
2. 实验室依托
学院依托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点,与长沙北斗产业安全研究院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拟申报的重点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领军人物和团队介绍
实验室目前设置固定人员32人(骨干成员16人,技术成员16人),其中博士学历人员15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5人,中初级职称15人。40岁以下青年人才比例50%。
骨干成员简介如下:
(1) 实验室负责人,张学亮博士,研究员
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承担光纤陀螺无骨架光纤环生产工艺技术攻关,承担高精度120型光纤陀螺产品研发以及中精度70型闭环光纤陀螺产品异常问题攻关。实现30、70型无骨架光纤环的生产能力建设,完成某120型高精度光纤陀螺研制,解决70型光纤陀螺温度循环异常问题。上述光纤陀螺系统广泛应用于航天、兵器等领域的姿态测量、导航定位等场景。
(2) 实验室副主任:姚超云,博士
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低空防御系统的研发,该系统实现对入侵低慢小无人机的探测、跟踪和管控。通过无线电探测设备发现、识别、定位无人机,实现对入侵无人机的定位,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安、司法、军队、电力、机场等行业和场景,保护重点要害单位和关键基础设施低空安全。主持或参与各类项目十余项。
(3) 实验室骨干成员,王一博,博士,副教授
学科方向为电磁波理论,包括微波天线技术、中远距离无线输电、电磁兼容等,2018-202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
(4) 实验室骨干成员,房晓丽,副教授
现任通信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传输信号的抗干扰分析。从事教育工作十年多,主要承担《电路分析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光通信技术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检索1篇,中文核心3篇,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主编教材1部,获专利及软著5项,指导学生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北斗微小课题”4项,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员联系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4. 近5年的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以及社会服务简况
(1) 近5年团队成员科研成果
2018-2023年,团队成员围绕解决北斗芯片器件、智能导航、5G+北斗等应用领域生产实际问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经过5年(2018-2023)的建设,累计立项各类省部、地厅级科研项目24项、横向项目11项,科研经费进账300余万元,发表各类论文73篇(核心论文23篇)、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72项。在导航环境电磁场异动分析、卫星导航系统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
(2) 近5年成果转化情况
完成发明专利转化2两项(“一种防振型的位移传感器”、“一种市政及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转化金额2.8万元。
(3) 近5年社会服务情况
立项横向项目3项(自动水轮保护系统、风力发电机传动链部分AI监测与预警、日照除尘灰成套设备设计),入账金额4万元。
5. 实验室地址: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毛塘工业园湖南信息学院知勖楼203室。邮编:410151
6. 联系电话:0731-84098666 传真:0731-84098777
7. 联系人:王一博(13574836652)